野豆萁
名称
Common Aeschynomene Herb, Herb of Common Aeschynomene
田皂角、水茸角、合明草、水皂角、木排豆、木稗、独木根、野皂角、梳子树、野含羞草、蜈蚣杨柳、野槐树、夜关门、禾镰草、野兰、野鸭树草、野寒豆、野豆萁、海柳、拉田草
野豆萁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豆科植物田皂角的地上部分。9-10月采收,齐地割取地上部分,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田皂角,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30-100cm,无毛;多分枝。偶数羽状复叶,互生;托叶膜质,披针形,长约1cm,先端锐尖,小叶20-30对,长圆形,长3-8mm,宽1-3mm,先端圆钝,有短尖头,基部圆形,无小叶柄。总状花序腋生,花少数,总花梗有疏刺毛,有粘质;膜质苞片2枚,边缘有锯齿;花萼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花冠黄色,带紫纹,旗瓣无爪,翼瓣有爪,较旗瓣稍短,龙骨瓣较翼瓣短;雄蕊10枚合生,上部分裂为2组,每组有5枚,花药肾形;子房无毛,有子房柄。荚果线状长圆形,微弯,有6-10荚节,荚节平滑或有小瘤突。花期夏秋,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潮湿地或水边。
-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性味
甘苦;寒
野豆萁的效果
功效
为豆科植物田皂角的地上部分。用于热淋,血淋,水肿,泄泻,疖肿,疮疥,目赤肿痛,眼生云翳,夜盲,关节疼痛,产妇乳少。
经脉
肺;胃经
主治
清热利湿,祛风明目,通乳。主热淋,血淋,水肿,泄泻,疖肿,疮疥,目赤肿痛,眼生云翳,夜盲,关节疼痛,产妇乳少。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
- 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捣烂敷。
野豆萁的药方
- ①治小便不利:合萌二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 ②治黄疸:田皂角(鲜)五两。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 ③治疖痈:合萌二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 ④治吹奶:水茸角,不拘多少,新瓦上煅干,为细末,临卧酒调服二钱匕。已破者,略出黄水,亦效。(《中藏经》)
- ⑤治荨麻疹:合萌适量,煎汤外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 ⑥治外伤出血:合萌鲜草适量,打烂外敷。(《上海常用中草药》)
- ⑦治血淋:田皂角鲜根或茎一两,鲜车前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 ⑧治胆囊炎:田皂角鲜根或茎八钱至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 ⑨治小儿疳积:田皂角根(鲜)五钱至二两。水煎服,每口一剂。(《江西草药》)
- ⑩治眼睛视物不明:水皂角净根四两。炖猪蹄子服。(《四川中药志》)
- ⑾治风火牙痛:合萌根七钱。同鸭蛋炖服。(《江西民间草药》)
- ⑿治小儿头疖:合萌鲜根五至七钱,打入鸡蛋,鸭蛋各一个,候蛋熟,食蛋及汤;外用叶捣烂敷患处(空出疮头如黄豆大不敷)。(《江西民间草药》)
野豆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