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
遗尿又称遗溺、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遗尿症的预后一般良好,如果长期不愈,则可以使儿童精神抑郁,影响正常的生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病因病机】
尿液的生成、排泄与肺、脾、肾、三焦、膀胱有密切关系。其病因主要为肾气不足、脾肺气虚和肝经湿热。
1.肾气不足,下元虚寒
由于小儿素体虚弱,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下元虚寒,不能温养膀胱,肾的闭藏失职,致使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不能制约水道,而发生遗尿。
2.肺脾气虚
脾虚中气下陷,不能散津而归肺,肺虚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失燥湿、制水、主运化之功。肺脾气虚,则上虚不能制下,下虚不能上承,致使不能约束水道而发生遗尿。
3.湿热侵扰
肝经湿热郁而不解,下注膀胱,热迫膀胱,导致膀胱气化功能失常,发生遗尿。
【辨证论治】
1.肾气不足
- 主症:睡中遗尿,醒后始觉,面色咣白,智力迟钝,腰腿酸软,小便清长,甚则肢冷恶寒。舌淡,脉沉细。
- 治法:温补肾阳,固摄下元。
-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缩泉丸加减。唇红、舌红、苔少,兼有肾阴虚者,可用五子补肾丸;熟睡不易唤醒者,多兼痰浊,可加石菖蒲、郁金、胆南星。
2.脾肺气虚
- 主症:每晚睡中遗尿,量少次数频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常自汗。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 治法:益气健脾,培元固摄。
-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困寐不醒者,加石菖蒲;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者,加砂仁、焦神曲;小便频数者,重用升麻、柴胡;自汗者,加煅牡蛎、五味子;痰盛身肥者,加苍术、山楂、半夏。
3.肝经湿热
- 主症:睡中遗尿,量少,次数不多,尿味腥臊色黄,性情急躁,易怒易烦,或夜间梦语齘齿,夜卧易惊,口唇红赤。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
- 治法:泻肝清热,佐以疏利。
-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夜寐不宁者,加黄连、竹叶、连翘;尿昧臊臭重,舌苔黄腻者,加黄柏、滑石;痰湿内蕴,困寐不醒者,加胆南星、半夏、石菖蒲、远志;若久病不愈,身体消瘦,舌红苔少,脉细数者,可用知柏地黄丸治之,夜间磨齿,惊惕不安者,加黄连。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
五子衍宗丸,每次3~5g,l日3次,用于肾虚不固证;补中益气丸,每次3~ 5g,l日3次,用于脾肺气虚证;缩泉丸,每次3~5g,1日3次,用于遗尿之虚证;龙胆泻肝丸,每次3~5g,1日3次,用于肝经湿热证。
2.针灸疗法
针刺夜尿点(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每次留针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一个疗程。针刺百会、关元、中极、三阴交,针后加灸,每日下午1次。耳针:主穴:取遗尿点(在肾与内分泌之间,食管下方),配穴:肾、皮质下。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3.推拿疗法
每日下午揉丹田10分钟,按摩腹部20分钟,揉龟尾30次,较大的儿童可横擦肾俞等穴,以热为度。
【预防护理】
- 1.自幼儿开始培养按时和睡前排尿的良好习惯,每日晚饭后注意控制饮水量。
- 2.积极预防和治疗能引起遗尿的疾病。
- 3.对于遗尿患儿要耐心教育引导,切忌打骂、责罚,鼓励患儿消除怕羞和紧张情绪,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 4.在夜间经常发生遗尿的时间前,及时唤醒排尿,坚持训练l~2周。
本病应与热淋相鉴别,热淋也可出现遗尿症状,但还可见尿频,伴有尿急、尿痛,而遗尿无尿频、尿急、尿痛症状。
参考书目:李佃贵主编.中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遗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