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
名称
Saffron
撒法即、西红花、番红花、洎夫蓝、番栀子蕊、撒馥兰
西红花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9~10月选晴天早晨采收花朵,摘下柱头,烘干,即为干红花。若再加工,使油润光亮,则为湿红花。以干红花品质较佳。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
【原形态】
番红花(《品汇精要》),又名:泊夫兰(《饮膳正要》),撒馥兰(《品汇精要》)。多年生草本。地下鳞茎呈球状,外被褐色膜质鳞叶。叶9~15片,白鳞茎生出,无柄,叶片窄长线形,长15~20厘米,宽2~3厘米,叶缘反卷,具细毛,基部由4~5片广阔鳞片包围。花顶生,直径2.5~3厘米;花被6片,倒卵圆形,淡紫色,花筒长4~6厘米,细管状;雄蕊3枚,花药大,基部箭形;雌蕊3,心皮合生,子房下位,花柱细长,黄色,顶端三深裂,伸出花筒外部,下垂,深红色,柱头顶端略膨大,有一开口呈漏斗状。蒴果,长形,具三钝棱,长约3厘米,宽约1.5厘米,当果实成熟时始伸达地上。种子多数,圆球形,种皮革质。花期11月上旬至中旬。
【生境分布】
分布南欧各国及伊朗等地。我国有少量栽培。
性味
甘,平。
炮制
拣去杂质,并除去黄色毛须。
性状
完整的柱头呈线形,先端较宽大,向下渐细呈尾状,先端边缘具不整齐的齿状,下端为残留的黄色花枝。长约2.5cm,直径约1.5mm。紫红色或暗红棕色,微 有光泽。体轻,质松软,干燥后质脆易断。将柱头投入水中则膨胀,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柱头呈喇叭状,有短缝。在短时 间内用针拨之不破碎。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 以身长,色紫红,滋润而有光泽,黄色花柱少,味辛凉者为佳。
西红花的效果
功效
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 主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
经脉
主治
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
- ①《饮膳正要》: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久食令人心喜。
- ②《品汇精要》:主散郁调血,宽胸膈,开胃进饮食,久服滋下元,悦颜色,及治伤寒发狂。
- ③《纲目》:活血,又治惊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l~3g;冲泡或浸酒炖。
注意禁忌
孕妇忌服。
西红花的药方
- ①治各种痞结:藏红花每服一朵,冲汤下。忌食油荤、盐,宜食淡粥。(《纲目拾遗》)
- ②治伤寒发狂,惊怖恍惚:撒法即二分。水一盏,浸一宿,服之。(《医林集要》)
- ③治吐血(不论虚实、何经所吐之血),藏红花一朵,无灰酒一盏。将花入酒内,隔汤顿出汁服之。(《纲目拾遗》)
- ④治经闭,经痛,产后腰痛 番红花2g,丹参15g,益母草30g,香附12g。水煎服。
- ⑤治产后瘀血 牡丹皮、当归各6g,大黄4.5g,番红花2g,干荷叶6g。研末。调服,每日3次,每次6g,开水送下。
- ⑥治月经不调 番红花3g,黑豆150g,红糖90g。水煎服。(4~6方出自《青岛中草药手册》)
- ⑦治腰背、胸膈、头项作疼 (撒馥兰)碾烂,合羊心、牛心或鹿心,用火炙令红色,涂于心上。食之。(《品汇精要》)
- ⑧治跌打损伤 番红花3g。煎汁,加白酒少许。外洗患处。(《青岛中草药手册》)
- ⑨治中耳炎 鲜番红花汁、鲜薄荷汁适量,加入]白矾末少许,搅匀。滴耳中。(《青岛中草药手册》)
- ⑩红花酒 藏红花5克,白酒500克,白糖适量。红花、白酒、白糖共放入瓶中,浸泡1个月,振摇匀后过滤饮用。每日1~2次,每次10毫升,加2~4倍冷开水。功效: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经期头痛,闭经,痛经,产后小腹硬痛等症。
西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