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丁
名称
地丁(《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地丁草(《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苦地丁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夏季采集全草,洗净、晒干、切段。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茎由基部分枝,无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长3.5~10厘米,具长柄;叶片轮廓卵形,长1.5~3.5厘米,3~4回羽状全裂,1回裂片2~3对,轮廓斜宽卵形,具细柄或几无柄,小裂片狭卵形至披针状条形,宽0.5~1.2毫米。总状花序长1~6.5厘米;苞片叶状;萼片小,2片,近三角形;花冠紫色,花瓣4,2列,外列2瓣大,唇形,前面1瓣平展,后面1瓣基部成距,内列2瓣小,具爪,先端愈合;雄蕊6;子房上位,花柱线形。蒴果狭椭圆形,长约1.6厘米。花期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沟、溪流及平原、丘陵草地或疏林下。分布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地。
性味
- ①《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苦辛,寒。
-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性寒,味苦,小毒。
性状
为干燥皱缩全草,长5~10厘米,叶具长柄;叶片3回羽状深裂,裂片狭细。叶腋有淡紫色小花,或长椭圆形扁平的荚果,表面灰绿色,内含数粒扁圆形、黑色的种子。味苦。
苦地丁的效果
功效
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主治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传染性肝炎,肠炎,痢疾,肾炎,腮腺炎,结膜炎,急性阑尾炎,疔疮痈肿,瘰疬。
经脉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心、脾经。
主治
清热解毒,消痈肿。主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传染性肝炎,肠炎,痢疾,肾炎,腮腺炎,结膜炎,急性阑尾炎,疔疮痈肿,瘰疬。
- ①《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痈疽疔肿,淋巴结结核。
- ②《河北中药手册》:治急性传染性肝炎。
- ③《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消炎解毒。治黄疸肝炎,高热烦躁。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汁。
- 外用:适量,捣敷。
苦地丁的药方
- ①治急性传染性肝炎:地丁一两,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 ②治痢疾:地丁草配火线草、地榆,煎汤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 ③治指头感染初起,淋巴管炎(红丝疔)红肿热痛:地丁、野菊花各一两。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 ④治疔肿:鲜地丁、葱白、生蜂蜜捣敷。(《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 ⑤治湿热疮疡:地丁一两,金银花一两,蒲公英一两,大青叶三钱。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
治疗感染性疾病:用青绿色或黄绿色具有角果之苦地丁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相当于生药2克。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小儿酌减,每日2次,或根据病情增减。治疗流感、上感、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扁桃体炎、急性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等共297例,治愈184例(62.3%),有效70例(23.3%),无效43例(14.4%)。
苦地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