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草
名称
臭艾(《广西中药志》),小香草(《广西植物名录》),荆芥七(《广西中草药》)。
臭草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芸香的全草。6~7月采收,阴干。
【原形态】
芸香(《晋成公子安集》),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有强烈气味。基部木质化,全株无毛,有腺点。叶互生,2~3回羽状复叶,全裂至深裂,长5~15厘米,裂片倒卵状长圆形、倒卵形或匙形,长1~2厘米,全缘或微有钝齿。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金黄色,直径约1~2厘米;萼片4~5,细小,宿存;花瓣4~5,边缘细撕裂状;雄蕊8~10,花初开时与花瓣对生的4枚贴伏于花瓣上,与萼片对生的4枚较长,斜出外露,盛开时全部雄蕊并列一起且等长;心皮3~5,上部离生;花盘有腺点。蒴果4~5室,成熟时开裂。种子肾形,黑色。花期春季。
【生境分布】
我国南部多有栽培。
性味
苦辛,寒。
-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寒。
- ②《本草求原》:苦辛,寒。
性状
全草多分枝,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或深裂,长6-12cm,末回小叶或裂片倒卵状矩圆形或匙形,长0.6-2cm,先湍急尖或圆钝,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有钝齿。茎叶表面粉白色或发绿色,可见细腺点,揉之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味微苦。以枝叶嫩、叶多、色灰绿者为佳。
臭草的效果
功效
为芸香科植物芸香的全草。用于感冒发热,风湿骨痛,小儿惊风,小便不利,泄泻,疝气,妇女经闭,跌打损伤,热毒疮疡,湿疹。
经脉
肺;肾;肝;心经
主治
祛风,退热,利尿,活血,解毒,消肿。治感冒发热,风湿骨痛,小儿惊风,小便不利,泄泻,疝气,妇女经闭,跌打损伤,热毒疮疡,湿疹。
- ①《生草药性备要》:消百毒肿,散大疮,理蛇伤。
- ②《南宁市药物志》:退热祛风,利尿消肿。治小儿发热惊风,风湿骨痛。
- ③《广西中药志》:治瘴疟、热毒疮疡及一切跌打损伤。外敷蜈蚣咬伤。
- ④《中国药植图鉴》:治经闭不调,疝痛。
- ⑤《广西植物名录》:祛风解毒,凉血散瘀。治感冒发热,月经不调,衄血,牙痛,疖肿,蛇咬伤。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 3-9g,鲜品15-30g;或捣汁。
- 外用:适量,捣敷;或塞鼻。
注意禁忌
《广西中药志》:孕妇忌服。
臭草的药方
- ①治小儿惊风:鲜臭草五至七钱。酌冲开水炖服,一般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 ②治泄泻及小便不通:臭草叶,或生或煮食之。
- ③治腹内蛔虫:清油煎臭草叶,捣烂敷脐上。
- ④治鼻血:臭草叶捣烂,塞鼻孔。(②方以下出《纲目拾遗》)
- ⑤治小儿头上小疖:臭草叶捣取汁,和青黛搽。(《岭南采药录》)
- ⑥治初生儿疝气(由号哭引起):鲜臭草三至五钱。酌加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 ⑦治小儿大便肠出:好酒煮臭草叶,捣烂,用布作膏贴之。
- ⑧治危急重病昏晕:臭草叶醋烹,搓熟塞鼻。
- ⑨治蛇、蝎、蜈蚣等毒:急取臭草叶生食。(⑦方以下出《纲目拾遗》)
- ⑩治跌打肿痛:鲜臭草叶五钱,捣烂冲温酒服;另用鲜臭草叶捣烂推擦伤部。(《福建中草药》)
- ⑾治小儿湿疹:鲜臭草茎,叶二至三钱。绿豆三钱。开水泡服。(《福建中草药》)
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