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虫病

肺吸虫病是由肺吸虫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肺吸虫又称并殖吸虫。人体寄生的肺吸虫,在国内有卫氏肺吸虫和斯氏肺吸虫两种。

临床症状因虫种种别、寄生部位等而异,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及幼虫移行症。入因生食或半生食合并殖吸虫活囊蚴的溪蟹或喇蛄而感染。多种肉食动物如猪、犬等以及野生动物如虎、豹、狐、狼等也能自然感染,故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发病机制和基本病变

肺吸虫的致病作用主要由童虫及成虫在组织内游走或定居,对局部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引起。此外,虫体代谢产物等抗原物质导致的免疫病理反应和虫卵诱发的异物肉芽肿形成也起到一定作用。   

1.浆膜炎 

虫体在体腔内移行和寄生时,可引起纤维素性或浆液纤维素性腹膜炎或胸膜炎,渗出液内可找到虫卵,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炎性渗出物如不能完全吸收,日久后可因纤维化引起腹腔内器官间粘连、胸膜粘连甚至胸腔闭锁。

2.组织破坏及窦道形成 

虫体在组织中穿行时引起坏死及出血,形成迂回曲折的窦道。镜下见窦壁有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其中可见虫卵,以后可发展为纤维化。   

3.脓肿、囊肿及纤维瘢痕形成 

童虫或成虫在器官内定居时,最初引起组织坏死及出血,继而引起强烈的炎性反应,其中除嗜酸性粒细胞外,还有多量嗜中性粒细胞而形成脓肿。随后渗出的炎细胞和坏死组织崩解液化,脓肿内容物变为棕色粘稠液体,镜检可见虫体、虫卵及Charcot-Leyden结晶。此时,脓肿周围纤维肉芽组织增生而形成纤维膜,因囊肿内有虫体存在,故称虫囊肿。进入囊壁内和周围组织的虫卵,可形成异物肉芽肿。由于虫体有游走习性,故可离开原囊肿,在其附近继续破坏组织,形成新囊肿。囊肿间常以窦道互相沟通,形成多房性囊肿。如成虫离开囊肿而游走他处或死亡,囊内容物可被逐渐吸收,囊肿缩小或被增生的肉芽组织所充填,最后形成纤维瘢痕。

诊断

卫氏肺吸虫病临床表现以胸肺型为主,次为皮下肌肉型。斯氏肺吸虫病以皮下肌肉型为主,呈游走性皮下结节常见于胸腹、腰背及大腿部。X线典型的肺部囊肿阴影较少见,仅有肺内小片状浸润及渗出性胸膜病变。

临床表现

患者在流行区有生吃石蟹或蜊蛄的病史。肺吸虫进入胸腔,则引起渗出性胸膜炎和胸痛。侵入肺内,常有阵发性咳嗽、咳痰、咯血。痰呈赭色胶冻状,合并细菌感染时,痰呈脓性。肺部多无阳性体征,少数患者有局限性湿哕音,以及胸膜炎或胸膜增厚的体征。腹部可有压痛,有时可触到皮下结节。脑型肺吸虫病可有头痛、呕吐等脑膜刺激症状,少数患者有癫痫、抽搐、偏瘫、运动障碍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增高。   

(2)检查虫卵:痰、胸水、肺泡灌洗液、胃液、粪便中查到肺吸虫卵可确定诊断。对可疑病例要反复检查。   

(3)免疫血清学诊断:  
 

X线检查

肺部可有浸润、囊肿结节及硬结阴影。有时发现胸膜粘连增厚、胸水、气胸或水气胸等征象。多数病例肺内呈混合型阴影,部分病例X线检查无异常所见,或仅有两肺中、下纹理增粗。治疗前后应定期摄片比较。脑型者,可做脑血管造影,脊髓造影等可显示病变部位。

活体组织检查

皮下或肌肉结节活体组织检查,可找到幼虫或虫卵,或嗜酸性肉芽肿(斯氏肺吸虫病找不到虫卵)。

预防

该病可在流行区或到达流行区内,通过生食或半生食石蟹、蜊蛄、沼虾、红娘华或饮用生的溪水及食具(刀、砧板)的污染获得。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切实做到不生食或半生不熟的石蟹、蜊蛄及生水等以预防感染,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便,避免虫卵随雨水冲入溪流污染水源。患者一旦得病,应彻底治疗。   

治疗

1.病原治疗

2.继发细菌感染时,应加用抗生素。

3.对慢性脑型、脊髓型,合并有压迫症状,药物治疗效果又差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肺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