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中医早治疗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形成的原因是铁的来源不足(如偏食,胃酸缺乏,慢性腹泻),或长期慢性失血(如溃疡病,月经过多,痔疮,等),或机体对铁的需要增加(如哺乳期,儿童成长期,多次妊娠等)。属祖国医学气血两虚证范畴。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全身无力,头晕,耳鸣,心悸,气短,食欲减退,舌质淡等。

   【病因病机】

   本病的形成多由长期慢性肠胃疾患,或长期失血,妊娠失养,加之饮食失调。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水谷的精微减少,生血资源不足,不能充养五脏六腑,肌肉筋骨,故有一系列血虚见证。又由于气与血可以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如血虚日久,气随血耗,则可出现气虚或气血两虚证候,气虚较甚,血无生化之力,则又可导致血虚。

   【辨证施治】

   对本病的治疗,是对发病原因的治疗,就一般情况说来,消除发病原因最重要(如胃肠疾病和各种慢性出血疾病等)是治本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贫血也就得到纠正。

   气血两虚型(重型)

   症状: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双补气血

   针灸选穴:背俞穴 肺俞 心俞 膈俞 肝俞 胆俞 脾俞 胃俞 肾俞

   腹部穴:上脘 中脘 建里 下脘 大横 天枢 水分 气海 关元 血海 足三里 三阴交。

   以上针穴,背部穴,不留针,腹部穴留针30分钟,手法(子午)法。

   方药:党参25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甘草15克 当归15克 川芎7克 地黄15克 芍药10克。

   水煎服,两天1付药。以上针药并用,10天1疗程;按病情定疗程。

   【预 防】

   1、注意小儿喂养,纠正偏食习惯。

   2、积极治疗造成贫血的各种原发疾病。

   3、加强孕妇和乳母的保健,多吃含铁丰富的新鲜蔬菜。


缺铁性贫血中医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