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

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联系,均需通过经络的运输传导和联络调节得以实现,从而使人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黄帝内经》经络学说形成以来,历代医家结合自身的实践,不断予以补充、整理和完善。经络学说与藏象、精气血津液等基础理论相互辅翼,成为中医阐释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理论基础,并对临床各科,尤其对针灸、推拿、气功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线,大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网络之意。络脉深浅皆有,但大多循行于较浅部位,有的还浮现于体表。络脉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所不至。

经脉和络脉相互联系,遍布全身上下内外,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联络网,将人体五脏六腑、肢体官窍、皮肉筋骨等组织紧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生命话劫的正常进行。

经络学说的形成

  1. 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古人通过直接观察法,对血脉、筋肉、骨骼和内脏及其相互关系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为经络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 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临床实践中发现,当体内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时,在体表相应的部位可出现一些病理现象,如压痛、结节、皮疹、色泽变化等异常反应。例如,肠痈(西医称为阑尾炎)患者可在阑尾穴处找到压痛点。
    脏腑有病,按压体表相应部位,体内病痛也随之缓解。以此推论,体表与体内应有一定的联系通路,这是经络学说形成的依据之一。
  3. 针灸等刺激的感应和传导的观察推理
    针剌腧穴时,患者会出现酸、麻、胀、痛等感应,称为"针感"或"得气"。这种感觉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向远部传导。在气功养生术中,当练功者意守丹田时,往往觉得体内有气沿着一定的路径流动。这种感应和传导是经络学说形成的重要依据。
  4. 腧穴功效的总结
    古人在对穴位的主治作用进行整理分类、归纳分析时发现,主治范围基本相同的穴位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路线上。据此推测,这些腧穴之间必然通过某些特殊途径进行着联络。这对于经络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

(一)经脉

经脉可分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三类,是经络系统的主干。

  1. 十二正经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四组。手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包括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2.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重要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主要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3.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其中,阳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循行体内后,仍回行到本经;阴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循行体内后,却与互为表里的阳经相合。十二经别能加强十二经脉中互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

(二)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包括十五别络、浮络和孙络。

(三)连属部

连属部是指十二经脉与外在的肌肉体表连属部,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1.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肌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故曰"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1. 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皮肤的十二个部位,实质上是十二经脉之气在体表皮肤的散布所在,故称为"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

参考资料

  1. http://www.wujue.com/gjwx/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87

经络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