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桃
名称
Galla Chinensis
盐麸叶上球子、文蛤、百虫仓、木附子、漆倍子、红叶桃、旱倍子、乌盐泡
红叶桃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其寄主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等树上形成的虫瘿。其寄主植物分别参见盐麸子、膏麸杨根、红麸杨条。
角倍蚜的虫瘿,称为角倍,多于9~10月间采收;倍蛋蚜的虫瘿称为肚倍,多于5~6月间采收。如收采过时,则虫瘿开裂;影响质量。采得后,入沸水中煎3~5分钟,将内部仔虫杀死,晒干或阴干。
【原形态】
①角倍蚜
成虫有有翅型及无翅型两种。有翅成虫均为雌虫,全体灰黑色,长约2毫米,头部触角5节,第3节最长,感觉芽分界明显,缺缘毛。翅2对,透明,前翅长约3毫米,痣纹长镰状。足3对。腹部略呈圆锥形。无翅成虫,雄者色绿,雌者色褐,口器退化。 本种的寄主植物为盐肤木。当早春盐肤本树萌发幼芽时,蚜虫的春季迁移蚜(越冬幼蚜羽化后的有翅胎生雌虫),便在叶芽上产生有性的雌雄无翅蚜虫,经交配后产生无翅单性雄虫,称为干母。干母侵入树的幼嫩组织,逐步形成多角的虫瘿。干母在成瘿期间,旺盛地营单性生殖,在虫瘿中产生许多幼虫,于9~10月间,逐渐形成有翅的成虫,称为秋季迁移蚜。此时虫瘿自然爆裂,秋季迁移蚜便从虫瘿中飞出,到另一寄主茶盏苔及其同属植物上,进行无性生殖,产生幼小蚜虫。此种幼蚜固定在寄主的茎上,分泌蜡质,包围整个虫体,形成白色的球状茧而越冬;至第二年春天,越冬幼蚜在茧内成长为有翅成虫,即春季迁移蚜,又飞到盐肤木上进行繁殖。分布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广西、湖南、河南、甘肃、广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山西等地。
②倍蛋蚜
形态及生活史与上种相似,惟秋季迁移蚜的触角,第3节较第5节略短,感觉芽境界不明;虫瘿蛋形。寄主植物为青麸杨及红麸杨。分布同上种。
性味
酸,平。
炮制
拣净、敲开、剔去其中杂质。
性状
①角倍
又名:菱倍,花倍.呈不规则的囊状或菱角状,有若干瘤状突起或角状分枝,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有灰白色软滑的绒毛,质坚脆,中空,破碎后可见黑褐色倍蚜的尸 体及白色外皮和粉状排泄物。壁厚1~2毫米,内壁浅棕色,平滑。破折面角质样。气微而特异,味涩而有收敛性。以皮厚、色灰棕、完整不碎者为佳。
②肚倍
又名:独角倍。呈纺锤形囊状或长圆形,无突起或分枝,外表毛茸较少,壁厚2~3毫米,折断面角质样,较角倍光亮。以个大、皮厚、质坚、完整者为佳。
上述药材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广西等地。此外,如湖南、河南、甘肃、广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山西等地亦产。以角倍的产量为大,肚倍的质量为佳。
红叶桃的效果
功效
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其寄主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等树上形成的虫瘿。 主治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脱肛,目汗,盗汗,遗精,便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肿毒,疮疖,睫毛倒卷。
经脉
主治
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止血,解毒。治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脱肛,目汗,盗汗,遗精,便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肿毒,疮疖,睫毛倒卷。
- ①《本草拾遗》:治肠虚泄痢,热汤服。
- ②《日华子本草》:治中药毒,消酒毒。
- ③《开宝本草》:疗齿宣疳蠿,肺脏风毒流溢皮肤作风湿疮,瘙痒脓水,五痔下血不止,小儿面鼻疳疮。
- ④《本草图经》:生律液。
- ⑤《本草衍义》:口疮,以末掺之。
- ⑥《本草衍义补遗》:菩收顽痰,解诸热病。
- ⑦《本草荤筌》:煎汤洗眼目,消亦目止疼,专为收敛之剂。
- ⑧《纲目》: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黄病,心腹痛,小儿夜啼,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
- 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用于火伤及烫伤。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10g;研末,1.5~6g;或入丸、散。
- 外用:适量,煎汤熏洗;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禁忌
外感风寒或肺有实热之咳嗽及积滞未清之泻痢忌服。
红叶桃的药方
- ①治泻痢不止:五陪子一两。半生半烧,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红痢烧酒下,白痢水酒下,水泄米汤下。(《纲目》)
- ②治脱肛不收:五倍子末三钱,入白矾一块,水一碗,煎汤洗之。(《三因力》)
- ③治产后肠脱:五倍子末掺之;或以五倍子、白矾煎汤薰洗。(《妇人良方》)
- ④治寐中盗汗:五倍子末、荞麦面等分。水和作阱,煨熟。夜卧待饥时,干吃二、三个,勿饮茶水。(《纲目》)
- ⑤治自汗盗汗:五倍子研末,津调填脐中,缚定。(《纲目》)
- ⑥治虚劳遗浊:五倍子一斤,白茯苓四两,龙骨二两。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用盐汤送下,日三服。(《局方》玉锁丹)
- ⑦治消渴饮水:五倍子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二服。(《世医得效方》)
- ⑧治粪后下血
- ⑨治小便尿血:五倍子末,盐梅捣和丸,梧子大,每空心酒服五十丸。(《濒湖集简方》)
- ⑩治鼻出血:五倍子末吹之,仍以末同鲜绵灰等分,米饮服二钱。(《纲目》)
- ⑾治牙缝出血不止:五倍子,烧存性,研末敷之。(《卫生易简力》)
- ⑿治孕妇漏胎:五倍子末,酒服二钱。(《朱氏集验医方》)
- ⒀治金疮血不止:五倍子,生,为细散,干贴。(《圣济总录》五倍散)
- ⒁治一切肿毒:五倍子、大黄、黄柏各一两。剉,共捣罗为散,新汲水调如糊,日三、五度,涂敷患处。(《圣济总录》五倍子散)
- ⒂治软硬疖,诸热毒庖疮:五倍子,炒焦为末,油调,纸花贴。一方水调涂,仍入麻油数点。(《昔济方》独珍膏)
- ⒃治头疮热疮,风湿诸毒:五倍子、白芷等分。研末掺之,脓水即干。如干者,以清油调涂。(《卫生易简方》)
- ⒄治咽中悬痈,舌肿塞痛:五倍子末、白僵蚕末、甘草末等分。白梅肉捣和丸,弹子大,噙咽,其痈启破。(《朱氏集验医方》)
- ⒅治走马牙疳:五倍子、青黛、枯矾、黄柏等分。为末,以盐汤漱净,掺之。(《痘疹便览》)
- ⒆治聘耳:五倍子,先以绵拈干,置末半字许入耳中。(《苦济方》)
- ⒇治风毒上攻,眼肿庠涩痛不可忍者,或上下睑眦赤烂,浮肉瘀翳侵睛:五倍子一两,蔓荆子一两半。同杵末,每服二钱,水二盏,铜石器内煎及一盏,澄滓,热淋洗;留滓二服,又依前煎淋洗。(《博济方》神效驱风散)
- (21)治阴囊湿疮,出水不瘥:五倍子、腊茶各五钱,轻粉少许。研末,先以葱椒汤洗过,香油调搽。(《圣惠方》)
- (22)治疮口不收:五倍子,焙,研末,以腊醋脚调涂四围。(《纲目》)
- (23)治手足皲裂:五倍子末,同牛骨髓填纳缝中。(《医方大成论》)
- (24)治肺虚久咳 五倍子6g,五味子6g,罂粟壳6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 (25)治脱肛不收 五倍子、百草霜等分,为末,醋熬成膏,鹅翎敷上,即入。(《普济方》)
- (26)治宫颈糜烂
- ㈠五倍子、枯矾等量研末,加甘油调成糊剂,涂在有带的纱布垫上,贴于糜烂处。8~10小时后取出。(《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 ㈡五倍子研末,用温水调成糊状,涂患部。(《四川中药志》1979年)
- (27)治痔疮 艾叶、五倍子、鹿角胶、苦楝根等分,锉碎,如烧香法,置长桶内,坐熏疮处。(《直指方》)
- (28)治滴虫性阴道炎 五倍子15g,水煎冲洗患部。(《四川中药志》1979)
红叶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