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米草
名称
地麻黄、地杉树、鸭脚瓜子草
粟米草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粟米草科植物粟米草或簇花粟米草的全草。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1.一年生草本,高10-30cm,全体无毛。茎铺散,多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倒披针形;茎生叶常3-5片轮生或对生,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5-3cm,宽3-7mm;叶柄短或近无柄。二歧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柄长2-6mm;萼片5,宿存,椭圆形或近圆形;无花瓣;雄蕊3;子房上位,心皮3。蒴果卵圆形或近球形,长约2mm,3瓣裂。种子多数,肾形,黄褐色,有多数瘤状突起。花果期8-9月。
2.与粟米草的区别在于:叶片匙形、线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1-2.5cm,宽3-6mm,基部狭长,先端钝或急尖,边缘中部以上有疏离小齿。花簇生;种子表面有颗粒状突起,具假种皮和种阜;宿萼稍长于果实。
性味
淡;涩;性凉
粟米草的效果
功效
为粟米草科植物粟米草或簇花粟米草的全草。用于腹痛泄泻,痢疾,感冒咳嗽,中暑,皮肤热疹,目赤肿痛,疮疖肿毒,毒蛇咬伤,烧烫伤。
主治
清热化湿,解毒消肿。主腹痛泄泻,痢疾,感冒咳嗽,中暑,皮肤热疹,目赤肿痛,疮疖肿毒,毒蛇咬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0-30g。
-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塞鼻。
注意禁忌
《贵州民间药物》:忌辣椒、烧酒及姜、葱。
粟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