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後
【释名】
球,眼球。本穴位置较深,在眼球之后,故名球后。
【出处】
《眼科针灸疗法》
【位置】
在面部,当眶下缘外四分之一与内四分之三交界处。取穴时患者正坐仰靠,轻轻闭眼。
【局部解剖】
下睑板下方;眼轮匝肌中,浅层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颧支和眶下神经,深层有眼神经,眶尖处有结状神经节和视神经。
【主治】
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近视,青光眼,视网膜动,静脉阻塞,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色觉异常。
【方例】
- 视神经萎缩:球后、翳明。
- 近视眼:球后(巨刺法)。
-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球后、臂臑、睛明、太阳。
- 视网膜色素变性:睛明、球后、太阳、光明、太溪。
- 视网膜静脉阻塞:球后、肾俞、肝俞;配穴:睛明、新明、光明。
【刺灸法】
沿眶下缘进针,从外下向内上,朝视神经孔方向缓慢直刺1.5~2寸。当深刺遇阻力时,应稍退几分,改换方向再刺,以免引起出务或眼球损伤,得所气时眼部有酸胀感或者有眼球突出感。禁灸。
球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