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岩姜

名称

Drynaria Rhizome

肉碎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

爬岩姜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 Sm. 的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叶二型,营养叶枯黄色,革质,卵圆形,羽状浅裂,下面有短毛,无柄,覆瓦状叠生在孢子叶柄的基部;孢子叶绿色;长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 7~13对,宽2~3cm,基部裂片短缩成耳状;叶柄短,有翅。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内 藏小脉的交叉点,在中脉两侧各2~4列,无盖。孢子期夏季。

【生境分布】

附生于树干、岩石上。主产湖北、浙江。

性味

苦;性温

性状

本品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长5~15cm,宽1~1.5cm,厚0.2~0.5cm。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及须根残留。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点状,排列成环。无臭,味 淡,微涩。

爬岩姜的效果

功效

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 主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

经脉

肝经肾经

主治

补肾强骨,活血止痛。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

用法用量

注意禁忌

阴虚内热及无瘀血者慎服。

爬岩姜的药方


爬岩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