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壁菜

名称

呆白菜、矮白菜(《植物名实图考》),岩壁菜(《中国药植志》)

岩壁菜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厚叶岩白菜及苦苣苔科植物厚叶旋蒴苣苔等的全草。5~6月采全草,晒干备用。

【原形态】

岩白菜,多年生草本,高20-52cm。根茎粗如手指,长20-30cm,紫红色,节间短,每节有扩大成鞘的叶柄基部残余物宿存,干后呈黑褐色。叶基生,革质而厚;叶柄长2-8cm,基部具托叶鞘;花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7-15cm,宽3.5-10c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或有小齿,上面红绿色有光泽,下面淡赤红色,有褐色绵毛,两面均具小腺窝。蝎尾状聚伞花序,花序分枝、花梗被长柄腺毛;花6-7朵,常下垂;托杯外面被长柄之腺毛;花萼宽钟状,在中部以上5裂,裂片长椭圆形,先端钝,表面和边缘无毛,背面密被长柄之腺毛;花瓣5,紫红色或暗紫色,宽倒卵形,长1.5-1.8cm,先端钝或微凹,基部变狭成爪;雄蕊10;雌蕊由2心皮组成,离生,花柱长,柱头头状,2浅裂。蒴果直立。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

炮制

拣净杂质,洗净,切碎晒干。

性状

根茎圆柱形,有时可见分枝,长约17cm,直径0.5-1.5cm。表面黑褐色,具密集而隆起的环节,节间长6-11mm,节上残存褐色鳞片,并有皱缩条纹和凹点状或突起的根痕,除去外皮者浅棕色至棕褐色。质坚而脆,易折断,断面灰白色,粉性,近边缘有类白色点状维管束环列。气微,味苦、涩。以根茎粗壮者为佳。

岩壁菜的效果

功效

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厚叶岩白菜及苦苣苔科植物厚叶旋蒴苣苔等的全草。主治虚弱头晕,劳伤咳嗽,吐血,咯血,淋浊,白带,肿毒。

经脉

《四川中药志》:入肝、脾二经。

主治

滋补强壮,止咳止血。治虚弱头晕,劳伤咳嗽,吐血,咯血,淋浊,白带,肿毒。

用法用量

注意禁忌

《四川中药志》:虚弱人有外感发热者慎用。


岩壁菜